朝圣之路,也称为圣雅各之路,天主教十二门徒圣雅各,因当时的以色列国王殉道而死,其遗骨送回西班牙时,在遇到暴风雨时沉船沉,当学生们难过着其遗骨的遗失,其船身突贴满了扇贝,神奇地从海上冒了出来。所以黄色的扇贝就成为了日后朝圣者在圣路上的指引。圣雅各最终被安葬在加里西亚的小村落,在百年后,因某牧羊人跟着流星的指引发现其遗骨,其地点为现今圣路的终点-圣地牙哥大教堂。但另一传说,因当时的国王-阿方索,梦到圣雅各宣告即将帮教徒打赢某次战争的预言,后来的确扭转局面打赢战争,这一战被认为是圣雅各显灵,促使欧洲人跨越庇里牛斯山,长途跋涉至圣地牙哥大教堂,见证神迹。在时代变迁下也延伸出了不同的路线(圣路路线如附图1),让朝圣者在每日单纯的徒步下去感受自己灵魂的重量和真实,也能体会到伊比利岛小镇的历史,田野及山林风景。传说走完圣路就能洗去一半的罪,如是圣年就能洗去一生的罪。如走到了世界的尽头菲尼斯特雷,朝圣者在那烧掉身上所穿的衣物就代表重新开始。
大部份欧洲人的朝圣之路起点就是家门口,并跟随着黄色扇贝和箭头的指引下加入朝圣者们。我首次独行的圣路路线-葡萄牙之路 Camino Portugués,起点为里斯本,并分为三条主要路线:海岸之路,中央之路和灵性之路。在2024年的6月初,我背负着7公斤左右的行季,搭着火车抵达海岸线的孔迪镇(Vila do Conde)后,开始了每天5~8个小时的健行,在11天内行走了近180公里的葡萄牙圣路,途经海岸和中央路线共11个小镇,后到达圣路终点-圣地牙哥大教堂
因朋友在脸书上分享了5天的圣路之行。用徒步的方式享受马德里到圣地牙哥各个小镇的风景,让喜欢走路和大自然及历史文物的我,默默的把圣路加在了我的心愿清单上。这样的旅行方式,和一般的自助旅行非常不一样,因为唯一的交通工具只有自己的双脚,就算脚上贴满了OK绷。每天清晨还是在闹钟上工前就已睁眼,发生大部份的朝圣者早已在太阳出来前就已离开投宿点,前往下一个目地的。沿路上的朝圣者来自世界各地,且互不认识,有时语言也无法沟通,只能比手划却或是拿翻译软体沟通,但都会用一句简短的“ Buen Camino“来彼此加油打气,意思是"祝你一路平安,顺利"。大家目的相同,沿途会一直遇见熟悉的面孔,就算独行,也不会有失去方向的可能,如果迷路,你也会遇到同伴。圣路对美人士来说是一生必定会去走的一条健行之路,不论其信仰和年纪,从爸妈推着娃娃车的贝比,到扶着拐杖白发苍苍的老者,就像全民运动一样。有的人相同的圣路已经走了好几十次,有些人带着自己的故事而走,有的人只是喜欢徒步,各有各自对圣路的体会。是否到最后我们都把半生或是一生的罪都清洗了? 还是在圣路的每个当下才是对我们各自最真切的回忆。
决定去圣路的前几个月我一直查看着网路上各个朝圣者的分享,希望为初次的圣路之旅做足了准备,每周还固定去健身房自主训练,就怕自己无法走完,但长时间的负重对行走还是有一定的负担,所以中间只好寄送了一半的行李,就这样一路翻山越岭,不知不觉走到了终点圣地牙哥,终点前的最后一个小镇,和沿路不停相遇的美国夫妻共享了一顿温馨的晚餐,因为他们决定在到达终点前多停留一个小镇,而我是因行程规划必须在隔日到达圣地牙哥,后续我们就各自踏上各自的终点。圣路就像是人生的缩影,所有的风景都是你的选择,行走的当下就的道路就是一个过程,来来往往的脸孔都在生命中留下的不同的痕迹,但持续的前进,才会到达你想要的终点。
今天要來淺談一下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
在我的自我介紹有介紹我是1993年的少女,平常因為家中的第二台汽車(小白)是由我在使用並日常保養。 最近因為公司主管的私人因素,我選擇離開公司,而目前在家待業中(簡單來說就是英英美代子) 在上週六的下午時間,逛臉書的時候看到家裡附近有車體美容的店家廣告,於是我主動聯絡店家詢問消費金額以及細節,經過確認後,馬上預約下週二的車體美容時間,而店家也很親切且服務的很完善後,我將車子領回,還跟爸爸推薦說這家不錯以後如果有需要我們家的第一台車(大白)也可以給他們做處理。...